出品 | 财评社正规期货配资公司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曾经风光无限的锂业巨头天齐锂业(002466)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度,公司预计净亏损高达71亿至82亿元人民币。从锂价暴跌、投资决策失误到海外项目受挫,再到内部管理漏洞,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暴露了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忽视的风险管理,也揭示了其在行业周期底部时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自2023年起,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滑,到2024年底已跌至约7.67万元/吨,较巅峰期下降超过87%。尽管天齐锂业(002466)试图通过增加产销量来缓解压力,但市场价格的整体下滑使得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显著下降。更糟糕的是,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之间的时间周期错配,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阶段性亏损。这种定价机制上的严重失误,不仅影响了短期业绩,也暴露了公司在市场判断和风险管理上的不足。
2018年,天齐锂业(002466)斥资40.66亿美元收购智利SQM 23.77%股权,意图强化其在全球锂资源市场的地位。然而,这一看似明智的投资却成为了拖累公司业绩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SQM在2024年因税务诉讼确认了约11亿美元的所得税费用,导致其净利润大幅减少,天齐锂业(002466)因此确认的投资收益也随之锐减。此外,随着智利政府推进锂矿资源国有化进程,天齐锂业(002466)持有的阿塔卡玛盐湖股份价值受到严重威胁,未来收益预期大打折扣,对财务状况造成巨大打击。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揭示了公司在重大投资决策上的短视,也凸显了其对国际政策风险的忽视。
天齐锂业(002466)曾计划在澳大利亚建设两期年产各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但面对不利的市场条件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公司不得不宣布终止二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并为此计提了约14.12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减值准备。此举不仅意味着前期投入的巨大浪费,更暴露出公司在海外扩张策略上的短视与冒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实际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的做法,无疑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天齐锂业(002466)内部管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定价机制的错配问题,导致公司在采购低价锂精矿时出现了误判,高估了碳酸锂价格,进而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定价与市场周期严重脱节。其次,在联营公司SQM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天齐锂业(002466)未能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反而继续依赖于这一不稳定来源获取收益,显示出管理层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此外,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反应迟缓,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境。
2024年初,蒋卫平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其女蒋安琪正式接任。作为“85后”的新掌门人,蒋安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不仅要带领公司走出当前的困境,还要探索多元化业务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然而,在接手时正值锂盐行业周期底部,如何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同时确保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对蒋安琪及其团队的巨大考验。
天齐锂业(002466)在2024年的巨亏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正规期货配资公司,而是多方面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到投资决策的失误,再到内部管理的漏洞,每一个环节都揭示出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治理将是天齐锂业(002466)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而对于整个锂资源行业而言,天齐锂业(002466)的经历无疑提供了一个警示: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潜在的风险,避免重蹈覆辙。